
本文转自:劳动午报
工业旅游给城市带来消费、投资和就业机会,让不少老工业基地看到了转型发展的新途径。各地文旅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旅游的规划和指导,进一步制定相关服务规范和标准,促进工业旅游健康发展。
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《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明确北京将加大力度开发工业旅游资源,到2027年,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、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。《方案》明确,加力开发工业旅游资源,突出“超级工厂、时尚前沿、城市复兴、工匠传承和工业记忆”五大主题,优化工业旅游资源空间布局,编制发布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业旅游名录图谱。(10月19日《工人日报》)
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那么具有深厚历史与人文积淀的工业园区,则是独特的记忆载体和旅游资源。加速发展工业旅游,不仅可以助力工业城市发展旅游经济、促进经济转型、重塑城市形象,也有利于更好传承工业文化,丰富旅游供给,更好满足不断升级的文旅消费需求。
发展工业旅游,政策支持不可或缺。《“十四五”旅游业发展规划》提出,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、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,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。《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》明确,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,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、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、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。相关政策为工业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,昭示着工业旅游前景光明,大有可为。
加速发展工业旅游,离不开市场驱动。我国工业体系完整,地域分布广,工业生产与遗产景观丰富多样,为工业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不仅如此,同样或类似的工业资源,可开发不同类型和档次的工业旅游产品,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。要突出主题性,选好恰当的业态,从诸多资源中筛选可展示的主体、线路和场景,如厂景厂貌、创新专利、工业遗产、生产流程、产品实物等;要对照相关标准实施开发,以避免瑕疵和弯路,如参观线路要合理规划,游览区域要丰富内涵,参观廊道要安全达标,标识标牌要专业设计。作为高新科技企业要兼顾诸多方面,既要展示哪里高新,又要做好保密。要注意趣味性大于宣教性,工业旅游不同于政务和商务考察,要切实做好讲解服务,避免讲解词“千人一面”。工业旅游小镇的开发,则需加强统筹布局、精心规划,做好业态的选配、线路设计,避免项目雷同,搞好旅游消费配套服务。
让游客更多感受历史场景、时光印记,提供更多有特色、有文化、有趣味的参观项目,是工业旅游吸引游客的关键。这就意味着,工业旅游景观只有在挖掘、彰显自身文化特质方面下更多功夫,才能吸引更多游客、获得持久关注。
当前,我国文旅消费势头良好,市场活力持续释放,工业旅游是可以深挖、做出特色的细分领域。工业旅游给城市带来消费、投资和就业机会,让不少老工业基地看到了转型发展的新途径。各地文旅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旅游的规划和指导,进一步制定相关服务规范和标准,促进工业旅游健康发展。工业景区要在保护中利用、在运营中发展,提供更具可延展性的工业旅游产品,让工业旅游可看、可玩、可学、可购,更好满足群众文旅消费需求,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发展新动能。
□张国栋
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